4月9号上午,第三届“台湾地区专业人才暨大学毕业生大陆就业洽谈会”在厦门市人才市场隆重举行。作为第十二届“台交会”的延伸功能,这次活动吸引了200多名来自宝岛台湾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和在大陆就学、工作的台籍学生、台籍专业人才前来参加洽谈交流,进一步扩大了两岸人才交流和人员往来,凸显了厦门对台人才服务先行先试的地域优势。《今日话题》请听东南广播公司记者从厦门发来的报道: 4月9号上午,第三届“台湾地区专业人才暨大学毕业生大陆就业洽谈会”在厦门市人才市场隆重举行。作为第十二届“台交会”的延伸功能平台,这次活动吸引了200多名来自台湾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和在大陆就学、工作的台籍学生、台籍专业人才前来参加洽谈交流。包括集美大学、戴尔(中国)、厦新电子、七匹狼、金龙汽车等80多家知名品牌企业提供了740多个高薪职位到场招聘。许多企业都抛出月薪8000—10000元人民,甚至是年薪100万的高薪资来吸引人才。
在一阵掌声和相机快门的声音中,大陆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台湾泛亚人力资源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厦门礼诚工艺品有限公司与台湾专业人才分别举行了聘用台湾人才的签约仪式。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李晓亮对与刚刚签约的企业战略规划高级人才王先生的合作十分有信心,他说: “因为我们做时尚产业,台湾这个产业比大陆发展的早一些,积累了大量优质的高素质的人才,在生产管理品牌营运上面台湾人才表现特别突出。以前我们也跟台湾人才合作,现在还有2位台湾的高级人才在我们企业工作,配合得很不错,文化融合度也很好,能力也得到认可,有这样两个成功的先例,刚好在这次对接会上正好又遇上王先生,正好适合我们岗位的要求,所以有了这么一次成功的对接。” 签约方台湾汎亚人力资源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顾问林上苑女士说:“随着最近两岸关系的慢慢升温,人才交流是会越来越增加的。接下来我们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是提供非常好的平台,促进大家对于大陆就业市场的理解,人才来这边的意愿就会更加升高,我们期待象这样的透明化人才咨询平台能够多多出现。”
就读于福建省集美大学国际贸易专业3年级的台籍学生廖楷岳同学,当天一大早就和班上其他20几位台籍学生一块来到“台湾人才招聘会”现场的企业展位前认真咨询和交流。当记者问到他毕业后工作的打算时,他回答说:“应该是在厦门,在大陆,因为台湾赚钱的压力起始蛮大的,这边其实生活蛮轻松的。我想做贸易,越大越好。” 一位名叫李孟庭的女生与廖楷岳的想法不谋而合:“李孟庭:毕业会考虑在这边找一下自己喜欢的工作,因为这边市场很大,可以开拓啊。 记者:在大陆就业与在台湾就业,哪边对你更有吸引力? 李孟庭:在这边,台湾已经接近饱和了,跟这边差很多。这边都有很大的空间。”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不管是来自台湾、金门的高校,还是在大陆就读的台籍大学生,他们对大陆的就业前景有着比较高的期许。在台湾从事人力资源业20多年的“MSI”人力资源暨行政处协理简文哲先生说,在台湾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中,大约有40%的人有到大陆来就业的意愿: “现在大约有40%的毕业生都有这样的思维,那40%几是优秀的。他们(学生)当然知道国际的趋势的确是如此,所以说有机会应该到这边来跨越不同的领域和区域,到这边来尝试新的契机和踏板。现在我们看比例,如果说3年前这样的比例还低,而3年后大家都了解到这是一个潮流,也是一个趋势。而且从被动说‘你们去看看这个机会吧’,现在变成‘我自己应该去看看这个机会’。我应该去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机会和平台,已经有很多人都在竞争。未来的职场,包括台湾人才、大陆人才都要把这个国际化一起看,否则就会变成一只温水里的青蛙,慢慢被煮熟掉了。” 两岸业界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全球经济看亚洲,亚洲经济看中国”。诚如“MSI”的简文哲先生所说,当前两岸政治经济局势正朝互利共赢的方向稳步迈进,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层层深入,两岸的人才和人员往来更是越来越频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两岸经济出现转型机遇的格局下,高技术专业人才成为企业活力的源泉和业者最大的需求。人才的竞争在大陆、台湾和全球同样激烈,而大陆强大的经济活力和市场对台湾的人才更是充满吸引力。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大陆许多知名企业在光电子、管理、营运、软件、信息服务、生物与新医药、汽车电子等领域对高级人才需求量非常大,可以为广大台湾人才提供显露身手的广阔舞台。 作为两岸人才交流交往的前沿阵地,厦门市着力实施对台人才交往先行先试,依托人才“洽谈会”、“厦门人才网?台湾人才频道”,常年开展台湾人才需求征集工作,目前台湾人才库储备了数百名有意来大陆工作的台湾专才信息,涉及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品牌策划、金融财务等专业,具有学历高、从业经验丰富、专业特长突出等特点,多为厦门及国内所急需紧缺人才。同时,结合征集、掌握到的需求信息,与台湾合作伙伴强强联手,通过视频、电话及邀请面谈等做好“牵线搭桥”工作。截至目前,已对上百名台湾人才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推荐,经过线搭桥,初步达成聘用意向10余人。(东南广播公司记者陈育艺、杨陆海,实习生张倩如) |
http://www.66163.com/Fujian_w/news/sebc/gb/20080410/djbd100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