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人才网
招聘职位
现场招聘
校园招聘
人事档案服务
      在线客服
切换到用人单位
登录/注册
让人才在厦门留得下 稳得住 有前途——我市重磅推出“留厦六条”,打造最优人才生态
发布时间:2021-07-21

W020210721246925789790.jpg

首批清华大学厦门博士团在厦开团。(厦门日报记者 黄 嵘 摄)

  厦门日报记者 黄  怀

  通讯员 杨鸿杏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记者昨日从市委人才办获悉,我市推出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六条举措,包括提高补贴、配偶安置、子女入学、个税奖励、医疗保健等,精准对接各类人才需求,加快提升人才生态和公共服务质量,加速海内外英才集聚,服务厦门高质量发展。

  提高补贴

  新引进博士、硕士、“双一流”及世界排名前200名大学毕业生每人补贴8万、5万、3万元,其他高校应届本科生每人1万元

  据了解,我市将对2021年7月1日起新引进的全日制毕业生补贴按新的标准发放,即博士(不超过40周岁)每人8万元,硕士(不超过35周岁)每人5万元,“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及世界最新排名前200名大学本科(不超过30周岁)每人3万元,其他高校应届本科生每人1万元。

  我市于2017年就在全国率先出台针对毕业生群体的补贴政策,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修订实施细则,无论从补贴力度还是覆盖广度,都达到国内同类城市的最高水平,彰显厦门以人才引领城市未来发展的雄心。目前我市已发放新引进人才生活补贴近1.5万人超4.5亿元。

  不仅如此,今年我市设立了“群鹭兴厦”名校校友会引才工作联盟,上线大学生实习对接云平台,启动清华大学厦门博士团项目和“扬帆计划”高校学生实习行动,通过发布全国首支城市人才主题歌曲《留厦的歌》、开展“我喜欢我留厦”政策宣讲直播等活动,不单单解决毕业生找工作的燃眉之急,更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他们引进来、“留厦来”,在鹭岛这片广阔天地迸发青春光彩。

  配偶安置

  新引进到我市有关单位的高层次人才和全日制博士,其配偶符合规定可统筹安排工作

  根据新举措,新引进到厦门市有关单位的高层次人才和全日制博士,其配偶为异地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在编在岗人员,符合我市调配有关规定的,可根据原工作单位性质,按对应原则统筹安排工作;其他岗位的人才配偶随迁安置由市有关部门积极给予协调。

  优化的政策加大了人才配偶安置的解决力度,明确了定向安置原则。修订后的政策将全日制博士也纳入配偶安置政策覆盖范围,明确了随迁配偶的安置工作岗位类型可以参照原工作性质统筹安排,相当于给人才吃了一颗“定心丸”,心无旁骛专注于事业发展。配偶安置不仅是解决人才后顾之忧的务实举措,同时也通过“引进一位,带动一双”,实现叠加式的引才效应。

  子女入学

  C类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子女可根据人才类型,结合本人意愿和就近入学原则,由市、区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入学

  根据政策,符合要求的A+、A、B类高层次人才子女可结合本人意愿,在市、区教育部门推荐的同类优质公办学校就读;C类高层次人才子女可结合本人意愿和就近入学原则,由市、区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

  人才来厦创业发展,一个重要的顾虑就是子女教育入学问题。我市通过分层分级统筹安排的原则给予部分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优惠待遇,体现了厦门市委、市政府“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的决心。根据优化版的配偶安置和子女入学规定,人才来厦不仅能够解决个人工作问题,还能解决家庭未来发展问题。

  人才安居

  政府拥有人才住房产权可按比例逐年赠送给人才,人才住房满10年后上市交易可免缴相关费用

  高层次人才可按现有规定以市场价45%的价格申购100-200平方米人才住房,人才住房交房入住满5年且在厦工作满5年后,政府拥有产权可按比例逐年赠送给人才,人才住房满10年后上市交易不再向政府缴交土地收益等费用。

  按照厦门原有高层次人才住房政策,人才住房交房入住满21年后,政府可将人才应缴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全额赠送给人才。本次政策优化后,将年限由21年缩短至10年,大大缩短了政府拥有产权赠予人才的年限,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引才留才的满满诚意。

  厦门始终高度重视人才住房问题,用人才住房政策发挥引才留才的杠杆作用。目前,我市已经针对人才群体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住房保障体系,一是为新就业毕业生、在厦稳定就业无住房职工配租公共租赁住房,让新入厦人才“住得上不愁”;二是全面保障骨干人才住房需求,为“三高”企业骨干员工单独批次切块配售保障性住房,让骨干人才“住得近不愁”;三是优先保障高层次人才住房需求,让高层次人才“住得好不愁”。近期,我市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更优惠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计划加大新就业大学生等青年群体租赁住房保障工作,近期将推出在厦大学生“五折租房”等举措,让更多人才能够安心来厦工作生活。

  个税奖励

  B类及以上高层次人才,按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

  在我市企事业单位工作的B类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年个人所得税满足相关条件的,按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其中,年个人所得税8万元(含)以内的部分补贴50%,年个人所得税8万元(不含)至25万元(含)以内的部分补贴75%,年个人所得税25万元(不含)以上的部分补贴100%。补贴期限为5年。

  本次政策同样是对原有政策的优化,原有政策主要针对总部经济高管,现在拓展至我市企事业单位所有B类以上高层次人才,让更多人才能够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厦门市历来高度重视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为了充分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在《厦门市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标准》中明确将薪酬作为评价人才的标准之一,鼓励用人单位给人才发高薪。修订的政策就是要更加突出人才的市场价值、经济贡献,通过个税优惠等市场化激励方式予以企业和人才同步支持,不断优化政府和市场关系。

  医疗保健

  符合条件的人才可分级享受医疗保健待遇

  符合条件的人才可分级享受医疗保健待遇:A+类高层次人才享受一级医疗保健待遇,A类高层次人才享受二级医疗保健待遇,B类高层次人才和符合现行三级保健对象范围的C类人才享受三级医疗保健待遇,其他未纳入保健对象范围的C类人才可享受目录内自付诊疗费用按三级保健对象报销待遇。

  据了解,优化的政策不仅提高了高层次人才可以享受的医疗保健待遇标准,还将可纳入医疗保健优惠体系的对象拓展到了符合《厦门市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标准》并在厦全职在岗工作的所有A+、A、B、C类人才,彰显了厦门市委、市政府对顶级专家、人才的关心和珍视。

  市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各地吸引集聚人才的重点正在发生变化,逐渐从早期“比拼财力”向优化环境转变。厦门市正着力优化人才服务、事业平台等发展环境,集中力量解决青年人才普遍面临的高房价、子女读书难等痛点问题,调整角度以“使用者”的思维来提高人才服务水平,以“拉清单”的方式倒逼工作,不断增强人才的获得感,最终达到以人才规模发展、人才质量发展带动城市效能提升的目的。

  据了解,各有关部门正在制定申报指南和实施细则,近期将向社会公布。

  【名词解释】

  厦门市高层次人才

  厦门市高层次人才:指符合《厦门市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标准》的高层次人才,包括A+(杰出人才)、A(国家级人才)、B(省级人才)、C(市级人才)四类,由厦门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牵头制定实施和适时更新发布。


相关推荐
市人才服务中心走访慰问共建部队
发布时间:2023-09-04
市人才服务中心直属党委 组织党员走进松毛岭探访长征第一村
发布时间:2023-09-04
市人才服务中心直属党委举办党员夜校
发布时间:2023-08-08
市人才服务中心直属党委举办“学习新思想 奋进新征程”知识竞赛
发布时间:2023-08-08
市人才服务中心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08
市人才服务中心开展廉洁文化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08
市人才服务中心开展 “七一·爱心结对”走访慰问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08
市人才服务中心举办“留厦来·更精彩”2023厦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场直播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08
厦门人才市场举办国资国企专场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3-08-08
“稳就业 促发展”厦门大学专场招聘护航求职路
发布时间:2023-08-08
关于我们
人才中心
服务项目
招聘职位
现场招聘/校园招聘
人事档案服务
使用与帮助
下载中心
信息管理规定
隐私条款/免责声明
服务问答
用户使用说明书
联系方式
服务电话:0592-5396657
监督电话:0592-5396662
人事档案服务电话:12333
webmaster@xmrc.com.cn
意见反馈

微信公众号
人才网触屏版
人才网App
抖音直播带岗
Copyright © 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事业单位)          闽ICP备05025868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