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人才网
招聘职位
现场招聘
校园招聘
人事档案服务
      在线客服
切换到用人单位
登录/注册
借力引才聚才助力转型升级 集美高校产业技术联盟昨日签约
发布时间:2020-06-03

00300454637_3a50cfe0.jpg  

集美区深化产学研合作,图为软件园三期。(本报记者张奇辉摄)


00300454638_1543fc8c.jpg  

▲集美区高校产业技术联盟成员筹备会。 (集美区委组织部供图)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应洁)让高校、科研院所更好地为地方、企业创新发展服务,构建产学研高效转化平台。在昨日举行的“2020厦门人才服务月”启动仪式上,集美区“高校产业技术联盟”正式签约,备受各方关注。

  联盟由集美文教区管委会与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福州大学、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科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等集美区辖内6家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将聚焦集美、厦门的主导产业,推动先进技术成果应用转化,促进各方交流互动以及资源链接,形成聚集创新资源、优秀人才的强大“向心力”。

  此次签约被认为是集美区整合优势资源、服务产业升级、“精准”留才引才的创新之举。近年来,集美区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抓手,强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方位打造“人才发展高地”,为建设高素质高颜值跨岛发展最美新市区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2019年,集美区被评为“中国创新百强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借脑生智”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鼓励社会创新

  作为我市高校资源最密集的行政区,集美区聚集了15家高校、科研院所,33个“双一流”学科,约13万名在校师生。文教区是集美发展的“资源富矿”,涌动着创新研发的巨大潜力。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集美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科研力量,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疫情初期,面对口罩产能不足的困境,第四批双百创新类人才、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郑煜铭博士第一时间率领团队到落户集美的中科贝思达(厦门)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技术顾问,在郑煜铭博士团队的支持下,贝思达实现口罩日产量从2万余只到16万余只的飞跃。

  在病毒检测领域,集美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刘璟老师团队联合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科研团队筹备申报相关项目,开展可用于流行病毒检测的等离激元传感灵敏度增强机制的理论研究。该项研究将生物、纳米技术和传感检测工程相结合,将可能成为目前被广泛运用的核酸检测法的补充,提高病毒检测率和准确度。

  为了进一步激发高校、科研院所的智力优势,集美积极拓展合作平台,与集大、川大等37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通过“借脑生智”,一批企业愈发茁壮成长。据悉,集美辖区现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41家,重点实验室36家,院士专家工作站4家;“三高”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比例达82.3%,年新增专利4745件。

  尽“校”所长 设立首席技术顾问,精准对接资源

  去年初,集美区设立了企业“首席技术顾问”制,鼓励辖区高校、科研院所中的人才(团队),到集美区企业担任首席技术顾问(团队),每月给予最高1.5万元的团队津贴。这一政策共促成了华侨大学、集美大学等高校36名教师、研究员与辖区9家企业在生物识别、生产设备自动化等多个领域达成长期合作协议。一年多来,首席技术顾问发挥专业优势,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攻克难题,先后帮助企业改进了21项工艺和装备,解决了16项技术难题。

  集美区首席技术顾问、集美大学教授许志龙与“三高”企业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深入合作关系,双方在前期“多功能一体式家居控制系统”“楼宇智能系统智能检测”等多项产学研攻关项目上再次升级,探索电源模块智能检测设备的研发,提高产品智能检测精准度,已初步为立林科技节省10个电源检测工作人员。疫情期间,该项技术在帮助企业降低车间工作人员密度、保证安全复工复产的同时,确保了产品检测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全面梳理“三高”企业技术需求200多项,筛选20个院校275名专家科研成果,提高合作的针对性;累计举办21场产学研成果对接会,签订项目130多项,总投入7.35亿元;打造“厦门理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156项;支持69名高校人才参评各级人才计划,吸引24名高层次人才到院校兼任客座教授等职务,推动校企人才共享……聚焦企业所需,集美区“多管齐下”为企业寻觅技术与人才,尽“校”所长,推动科技服务产业转型。此外,还积极促进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医学院建成市级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借力借势 依托创新平台 招才引智招商引资

  十余所高校、科研院所集聚带来的不仅仅是才智的涌动,更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和潜力。围绕全市“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攻坚年”,集美区依托产学研资源,加快联合招商,力促项目落地,并将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工作相结合,向国内外高端人才、优质项目伸出“橄榄枝”,形成“招来一个、带动一片”的“葡萄串”效应。2019年,集美区柔性引进高校、科研院所人才116名,落地产学研项目91个,吸引投资2.8亿元。

  拥有600多项国际先进技术,与以色列、德国、日本等国家的400多家创新企业、机构建立合作——位于集美的厦门国际协同创新中心,依托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和中科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的资源优势,正在积极推动一批高端稀土项目落地集美。通过厦门国际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蓝火计划”中国高校(厦门)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平台,集美去年引进科技招商项目136个,带动云之芯、圣苏新药、丛云科技等优质产学研项目落户。

  集美区还充分发挥“基金招商”的引导作用,为产学研合作提供金融服务,区产业引导基金、杏林湾基金聚集区相关基金先后投资硕橙、庸博电气等8个产学研项目、共计1.17亿元,进一步“撬动”社会资本的力量,为集美创新创业、产学研发展增效赋能。

  同步

  唤醒沉睡的专利

“联盟的签约落地,将更好地发挥集美文教区的资源优势,让辖区高校、科研院所人才更好地‘为我所用’,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和企业发展遇到的难题,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学研服务,同时也将进一步释放高校、研究机构的活力,让一批沉睡在实验室里的专利、科研能力加快转化成经济动能。”集美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该联盟施行轮值主席制度,将通过“专家问诊团”“首席技术顾问”等校企合作对接和激励机制,嫁接产业引导基金、银行专项贷款等现代金融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强化科技金融支撑。“未来,集美区将持续扩大联盟规模和服务范围,引入辖区重点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着力构建产教一体的人才服务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


相关推荐
市人才服务中心走访慰问共建部队
发布时间:2023-09-04
市人才服务中心直属党委 组织党员走进松毛岭探访长征第一村
发布时间:2023-09-04
市人才服务中心直属党委举办党员夜校
发布时间:2023-08-08
市人才服务中心直属党委举办“学习新思想 奋进新征程”知识竞赛
发布时间:2023-08-08
市人才服务中心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08
市人才服务中心开展廉洁文化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08
市人才服务中心开展 “七一·爱心结对”走访慰问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08
市人才服务中心举办“留厦来·更精彩”2023厦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场直播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08
厦门人才市场举办国资国企专场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3-08-08
“稳就业 促发展”厦门大学专场招聘护航求职路
发布时间:2023-08-08
关于我们
人才中心
服务项目
招聘职位
现场招聘/校园招聘
人事档案服务
使用与帮助
下载中心
信息管理规定
隐私条款/免责声明
服务问答
用户使用说明书
联系方式
服务电话:0592-5396657
监督电话:0592-5396662
人事档案服务电话:12333
webmaster@xmrc.com.cn
意见反馈

微信公众号
人才网触屏版
人才网App
抖音直播带岗
Copyright © 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事业单位)          闽ICP备05025868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