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颁奖仪式现场。
高新区企业施耐德向参赛的高校学生介绍公司发展情况。
高新区企业天马微电子向参赛的高校学生介绍公司发展情况。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 雷飏 图/火炬高新区 提供)这是一场特别的比赛:政府引导,园区搭台,企业出题,高校学生比拼巧思。6月30日,“炬火种·燃新薪”2021高校专业新星挑战大赛落下帷幕。作为厦门火炬高新区人才服务月的重磅活动,大赛历时4个月,吸引全国83所高校共1231人次报名参与。
此次大赛由厦门市委组织部、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厦门市人社局指导,厦门火炬高新区人才服务中心、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主办,火炬高新区五大主导产业的9家重点企业参与协办,前程无忧承办。
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华中科大、西安交大、厦大等28所重点高校的123名学生脱颖而出,获得大赛奖项。他们将有机会获得企业实习名额以及优先入职名额。昨日,90多位获奖学生到场领奖,中南大学、厦门大学等11所重点高校30名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老师到场见证,同时,颁奖仪式现场还为参会33家重点企业提供现场与高校交流对接的机会。
以赛搭台 企业精准对接高校人才
这是火炬高新区首度面向高校学生举办技能挑战大赛。办赛的初衷,源自企业的需求。
“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在与企业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对高校人才求贤若渴。”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重点高校招引优秀毕业生,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长远之需,也是夯实高新区人才“塔基”、优化人才梯度的关键之举。
如何招引人才,聚集高校学生中的“最强大脑”?从企业需求出发,火炬高新区创新性举办高校专业新星挑战大赛,通过“政府引导、校企合作、园区搭台、企业办赛”的方式,以赛聚才、以赛引才,发掘“后浪”新生力量,为园区企业搭建精准对接高校人才的通道,为高新区新一轮发展招才引智。
靶向引才 聚焦产业 招引人才更“接地气”
参与此次大赛的企业包括:天马微电子、施耐德电气、美亚柏科、科华数据、亿联网络、雅马哈信息、华联电子、星宸科技和瑞为信息。它们都是火炬高新区五大主导产业(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软件和信息服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电力电器)的重点企业。
作为大赛“考官”,企业围绕人才和业务需求自主出题,并评判学生的答卷。如科华数据的题目主要围绕其主营的UPS(不间断电源)业务,其赛道吸引了30支队伍参与。
“学生们的作品质量非常高,可以说超乎了我们的预期。”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易龙强说,赛道有一道题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监测UPS的状态,不少学生团队提出了不错的设想和方案,“对我们未来开展这方面工作开拓了思路。”
“企业是引才的主体,园区需要什么样的产业人才,企业最有发言权。”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携手企业办赛有助于聚焦产业、靶向引才,让招引来的人才更加“接地气”。
扩大影响 讲好“火炬故事” 提升人才吸引力
释放招才引智诚意的同时,火炬高新区还积极讲好“厦门故事”“火炬故事”,并举办“园区开放日”活动,邀请近百名获奖学生实地来到厦门火炬高新区参观,让高校学生了解厦门、了解厦门火炬高新区,知道“高新区的产业强在哪里、人才政策好在哪里”。
据统计,大赛启动以来,大赛宣传信息覆盖到全国高校超10万名在校生,收到来自83所高校1231人次报名,其中省外高校报名人数达277人,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华东理工大等省外重点院校。
大赛的圆满成功,也使火炬高新区与重点高校的合作更为密切。“我们将以大赛为抓手,进一步强化火炬人才品牌,同时尝试与高校学生组织合作,提升厦门火炬高新区在全国重点院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企业招聘应届生人才。”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既让更多大学生了解厦门火炬高新区,更为形成长效引才机制打牢基础。
【声音】
为企业吸引高校人才铺路架桥
●企业代表、科华数据高级工程师易龙强:
火炬高新区举办这样的活动非常好。我们通过活动发掘了一些优秀的人才并向他们抛出橄榄枝。希望今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一方面为我们企业跟高校之间的合作架桥,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厦门吸引人才铺路。
大赛成为了解火炬高新区重要窗口
●获奖学生代表、华侨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学生沈飞:
此次比赛辐射全国,在比赛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强劲的对手,跟他们切磋交流的过程中受益匪浅。同时,大赛的宣传做得很好,从政府到高校再到招聘网站,都对大赛做了全面的宣传,我们也借由这次大赛这个窗口,对厦门火炬高新区和火炬高新区企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