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材料,找单位洽谈,台湾籍大学生现场找机会进入大陆企业。 张淇辉 摄
本报讯(记者 陈心华)今天上午,两家福建知名民企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礼诚工艺品有限公司,率先和台湾人才签约,分别以“台湾行情”的高薪聘用两位台湾精英。 这是第三届台湾地区专业人才暨大学毕业生大陆就业洽谈会的成果。洽谈会今天上午在市人才市场开幕,超过230名从台湾各地赴会的人才、在大陆工作的台籍专业人才和在大陆高校就学的台籍学生,与大陆80多家用人单位进行了高效对接。 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次聘请的是一名零售行业高端人才,将担任董事长特别助理,负责公司的战略规划,参与一些市场项目的规划和运作。公司行政中心总监李晓亮说,台湾人才不仅比大陆人才更有国际化视野,而且有其独特优势,擅长生产管理、市场营运和整体管理。公司对这位人才寄予厚望。 礼诚工艺品有限公司礼聘的则是一名生产部门副总,这是公司招聘的第一位台湾人才。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说,企业一直在打造一支国际化人才团队。台湾制造业比大陆早起步几十年,积累了一整套规范的管理经验。我们希望通过这位人才,吸取台湾先进的管理经验。 台湾的王先生选择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除了公司薪资条件和国际看齐之外,还因为其个人的人格特质和“七匹狼”的企业文化比较吻合,和企业的领导风格相适应。另外,王先生认同“七匹狼”未来的发展前景。双方一洽谈,非常合拍,非常愉快。 据担任王先生顾问的林上苑女士介绍,王先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资深人士,长期从事纺织领域。即使在台湾,他也是非常抢手的。 林女士认为,目前台湾人才更多的是对大陆情况不很了解,对具体企业的状况就更不清楚,加上制度不同,所以引进台湾精英人才存在一些困难。今年需要增进这方面的交流和了解。 这次洽谈会是本届台交会的配套活动之一,由台交会组委会和厦门市人事局主办,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台湾东慧国际咨询顾问有限公司、台湾汎亚人力资源集团承办。 上午,台湾汎亚人力资源集团总经理蔡宗志说,除了已签约的两位高端人才,目前还有11位高端人才正在洽谈。 记者互动邮箱: cxh@xmrb.com
平均月薪近万元人民币
■林上苑女士代表台湾人才王先生,签约“七匹狼”。 张淇辉 摄
上午的就业洽谈会上,集美大学、戴尔、厦门眼科中心、汇丰银行、信息港、夏新电子、友达光电、七匹狼、厦顺铝箔、金龙礼宾车、礼诚等80多家单位携740多个高薪职位到场招聘,参会企业来自上海、青岛、苏州、无锡、宁波、泉州、福州、莆田、漳州等以及厦门本地,涉及制造业、电子电器、光电子、服装、生物医药、IT房地产、金融、教育、化工及信息咨询等多个行业。提供的薪水普遍较高,平均月薪为8000至10000元人民币,有的企业开出的年薪达50万-100万元人民币。 戴尔(中国)有限公司是第一次参加洽谈会,提供外勤业务经理等数个高薪职位。招聘代表说,今年公司将开拓台湾市场,两岸市场的差异很大,外勤业务经理工作地点将在台湾,需要对台湾市场情况非常熟悉,而且能自主开创台湾市场。台湾人才无疑是最合适的。 据了解,参加这次活动的台湾人才,主要集中在本科学历,占80%以上,比去年高10个百分点,其中不少具有MBA、博士学历及海外留学背景。 台湾汎亚人力资源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林上苑女士说,薪资当然是一个基本的条件,但对于高端人才来说,它并不是最重要的。他们还会综合考虑工作环境氛围、同事互动和企业前景,考虑企业能给他带来的发展。
台湾人才大陆就业意愿将提升
台湾汎亚人力资源集团总经理蔡宗志说,新当选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提出一系列主张,让人们对两岸人才等交流有更多的期待。 林上苑女士经常往来两岸,她认为,目前来往两岸基本上需要一天时间,未来如果直航,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势必大大提高台湾人才大陆就业的意愿。 有关业内人士表示,最近台湾政局出现有利于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趋势,将使台湾人才登陆显著升温,有意愿来大陆就业的台湾人才攀升。
政府开路管道更通畅
两岸分隔这么多年,政府搭建的两岸人才交流平台,令大陆企业网罗台湾人才的管道更通畅。“这样沟通成本会下降,效率会提高。”李晓亮告诉记者。 此次,承办方不仅会前“做足功课”,与台湾人力资源机构进行职位与人才的有效匹配,而且为前来应聘、对接的台湾人才提供在厦3天两夜食宿。 “我们找这个职位的人才,找了两三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礼诚工艺品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说,“这次我们感觉到政府牵线搭桥,作用非常明显,效果非常好。” 从首届洽谈会开始,我市就和台湾人力资源机构开展良性互动,目前我市台湾人才库已储备了数百名有意来大陆工作的台湾专才信息。 【相关新闻】
招聘台湾人才 “非台资企业”成为主力
本报讯 (记者 陈心华)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陆招聘台湾人才的多是台资企业,因为台企才能给出高薪,也更有“国际化”的需求。但这两年,情况已悄悄发生变化。尤其是本届洽谈会。 记者发现,一些中小型、发展中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出于国际化战略发展需要,对台湾人才的需求较大,占参会企业80%,同比增长30个百分点。